基层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 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杏林话初心担使命——第二附属医院改革先锋吕玉波:用创新振兴现代中医药事业
发布时间:2021-08-24 09:36:07       来源: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点击:

从医院的角度,要用创新驱动发展;从中医药事业来看,不创新就没有未来。党龄48年的广东省中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吕玉波感慨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就是中医人、老党员要做的事情,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现。


人物名片:

吕玉波:党龄48年。广东省中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话初心

振兴中医院 重振岭南医派

中医确实难。当时不仅我们医院难,全国的中医院都难。”40多年后,当吕玉波回忆起自己进入中医行业时的情形,仍忍不住感慨。  

当年的吕玉波是一位返城知青,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时,医院困难得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我们医院应该是中医史上有记载的、至今还存在的中医院里,历史最长的中医院之一。当时广州共有三家比较大的中医院,我们医院历史最长,但规模也最小。院里还有一批老中医,但青黄不接,社会上对中医药也不够重视。  

1993年,医院60周年院庆。当时能有60年历史的中医院不多,时任卫生部部长也来参加了。吕玉波回忆道,视察时医院黑乎乎的,部长对他说:我去过全国很多中医院,不仅你们医院黑乎乎,全国的中医院都很难。吕玉波,能不能通过你们的实践,摸索出一条能让中医院发展起来的路?  

于是,探索一条中医院振兴发展之路,就成为吕玉波立志要努力完成的任务。  

重重困难,如何克服?吕玉波说起自己成为共产党员的经历:我是知青,当年在湛江地区上山下乡。当年带领我们的都是立下过功勋的解放军,身上有伤疤、体内有弹片,但他们还是为了广大老百姓而奋斗。看到他们,就知道共产党人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写了入党申请书,今后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奋斗,想办法解决。

  

担使命

继承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关于振兴中医院、重振岭南医派、发展中医药现代化,吕玉波做了几件事。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8个字: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我们向全国名中医征求意见,得到三点: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实践。吕玉波说,在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帮助之下,医院把全国各中医流派的名中医都请来了,要求医院里所有50岁以下的科主任都要去跟师。  

跟名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流派之别,不是一件易事。当时有一位病人头痛了24年,我们医院这些徒弟就请正在带教的上海颜德馨颜老去看。颜老用他自创的衡法,三天下来,病人的头就不痛了。一下子,徒弟们就认识到跟师的重要性。  

吕玉波感叹,这批老中医不仅无私带徒,还会指定徒弟再接着跟别的名师学习:打破流派界限,理解到不同高手的高明之处,互相取长补短,对中医药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在吕玉波的带领下,医院从一家历史悠久但运营维艰的中医医院,发展为全国规模最大、年服务患者量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医医院。  

一定要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去促进中医药的发展。西医一直在这样做,磁共振、CT这些技术最开始并不是医学技术。我们中医发展也应如此。吕玉波说,中医临床上讲究辨证论治,用四诊的办法采集信息,再通过中医理论判断证候。要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去研究中医。我们决定抓住证候这个中医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岭南多湿的特点,围绕湿证作为研究对象。当时,我国已经有三个中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但还没有一个关于中医的,所以,我们希望建立第一个中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以来,也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20213月,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广州,这是我国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9位院士及3位国医大师现场受聘。

吕玉波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我现在很想向过去关心过中医院建设、中医药发展的老领导们,再好好汇报一下工作。


来源:羊城晚报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图与视频:羊城晚报记者 曾育文 周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