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 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家国情怀 ——第二附属医院大德路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8-03 11:53:40       来源: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点击:

728日中午,大德路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在大德路总院东区11楼会议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及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诵读革命先烈红色家书。党委书记翟理祥、医院院长陈达灿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胡艳梅主持。



第一议题学习

医院党委办公室(统战部)副主任、大德路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纪检委员豆晓莹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九个必须、寄语广大青年、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等五个篇章,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入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明在新征程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深远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激发广大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支部委员豆晓莹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医院团委书记,大德路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青年委员何仲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四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五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员令,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和人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支部委员何仲奎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诵读红色家书

诵读红色家书,感悟家国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家书寄托了革命烈士对家国和亲人的至真至情。一封封浸透鲜血、饱含深情的家书,一个个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故事,带领大家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报国理想、真挚的为民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一封迟到21年的家书》: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193511月,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她饱受酷刑却坚贞不屈,于19368月就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无比挂念年幼的儿子,向看守人员要来纸和笔,给儿子留下了两封家书,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母亲因为坚持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临刑前,赵一曼高唱《红旗歌》,英勇就义。她所写的革命家书,则在漂泊21年后,才辗转到宁儿手中。


党支部书记胡艳梅诵读赵一曼的

《一封迟到21年的家书》


《一封写给竹安弟的托孤家书》:江竹筠,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革命道路,28岁时丈夫遇害,强忍悲痛接替丈夫工作。半年后不幸被捕,在渣滓洞受尽酷刑折磨,她却凛然不惧: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因牵挂年幼的孩子,江姐拖着受刑后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右手,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将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蘸着由烂棉絮灰与水调和在一起制成的墨水,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艰难地写下了给亲友竹安弟托孤的书信。信中这样写道: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194911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党员李聪诵读江竹筠的

《一封写给竹安弟的托孤家书》


《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家书》:叶剑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党和国家的命运,毛泽东称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在给女儿的信中,他热情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为下一辈能参与这场翻天覆地的斗争而感到高兴,更要求他们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人民所需要的人。


党员袁秀琴诵读叶剑英的

《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家书》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这是夏明翰于19283月在监狱中写给母亲陈云凤一封信,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体现了他甘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党员尹蓉诵读夏明翰的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声情并茂的朗读令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活动结束后,支部党员纷纷表示,红色家书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革命先辈崇高的革命精神,在回望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不忘初心跟党走,立足岗位,担当使命作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