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 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团结奋斗的抗疫先锋队——第二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
发布时间:2021-07-28 11:26:27       来源: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点击:

20215月下旬,广州突发印度Delta毒株引起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原本平静的广州市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学城医院于64日迅速成立了发热门诊突击队,工作人员全部固定驻扎在发热门诊实行闭环管理。31名突击队队员们充分发扬省中医人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精神,相互协作,恪尽职守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为争取抗疫早日胜利,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复常态保驾护航!


加强团队成员知识培训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主任陈伯钧和护士长黄秋萍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标准,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早交班晨会、线下集中分享学习等形式,对全体发热门诊医护后勤人员进行全方位知识培训,做到了全员、全面、全覆盖,保证使培训覆盖面不留盲点。



积极梳理防疫流程

疫情防控升级以后,发热门诊迅速响应医院要求,在各个工作的细节和关键节点梳理流程,严格做好发热门诊人、物、环静的闭环管理。科室领导与护理组长边工作边摸索,在短时间内共制定了18项新的工作流程,其中包括发热患者缴费和取药的闭环管理、120接回的高危发热患者的处理流程、发热门诊的日常消毒流程和终末消毒流程、发热门诊环境核酸采样流程等。各项流程指引、闭环措施的制定和落地实施让发热门诊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也有效的将发热患者与普通就诊患者进行分流,保障了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完善设置,增加环境消杀监测

根据卫监所、医院的要求,发热门诊各区域进行了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为满足病人的单向流动减少交叉,发热门诊根据实地环境设置了新出口,同时开辟了结果等候区以分散患者。隔开就座、1m间隔线等都一一标记清晰并安排专班巡视。另外也逐步把可视对讲系统安装到位,方便医护工作和院感监督。对于各个卫生死角,护士与清洁工一起把消毒做实做细,并开展对密接、次密接等高危人群出观后环境终末消毒及环境核酸采样、每周一次的环境核酸监测、每月一次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保证全区域的消毒杀菌有数据反馈、工作能落实到位。


以高标准迎接院内院外的检查

疫情发生以来,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得到了院内院外院感相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把相关的检查和自查工作严密地嵌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认真学习各项下发的文件,逐条解读后并落实到工作中。经过一次次的走现场、提问题、头脑风暴等方式,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在院感防控各环节中做到精益求精。在疫情期间,院感防控工作前后迎接了市、省和国家级的专家组的考核,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以专业知识救治每一个患者

以生命赴生命,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在患者最需要的每个瞬间奋力为生命保驾护航,努力用专业和大爱击溃病魔。

717日上午,一名发热胸痛的患者来到发热门诊。听完患者的主诉,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护士迅速协助患者平卧车床后送入发热抢救室。刚做完心电图、开通静脉通道时,患者突发心跳骤停,抢救小组成员迅速为患者进行除颤、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虽然岭南早已进入湿热的小暑节气,但每个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抢救速度仍丝毫不被耽误,当患者最后病情相对平稳能转去ICU继续治疗后,他们的衣裳早已被汗水浸透。



而这样的抢救场景,并不少见。一个多月里,发热门诊已经抢救了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例脑出血脑疝形成患者、1例低血压休克患者、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严重肺部感染伴低氧血症者、1例儿童高热惊厥抽搐的、3例脑梗死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多例癌症晚期的发热患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学城医院发热门诊也肩负着最前沿的急危重症救治重要任务。


以仁爱敬佑生命

疫情严重的时候,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似乎总被孤单、恐惧和分离等焦虑笼罩着。医护人员不仅能跟患者感同身受,还精心的为患者织就了一张呵护网,争取把发热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降到了最低。战友们一直在把仁爱贯彻到底,不仅是在进行紧急抢救时,医护人员把孩子快速抱起飞奔进抢救室抢救患儿;还是为耄耋之年的老人递上一杯药水;或者是为输液的孩子提供一个爱的臂膀。这份仁爱,都是帮助患者退去潮热的一剂良药。



发热门诊自521日至71758天内共累计接诊服务了7391名发热的患者,平均每天接诊128人次;为发热患者和隔离观察室的患者共留取6863人份的核酸标本,日均118人份。看似普通的数字却是每个突击队队员的兢兢业业,团结奋战,相互协作。这支朝气蓬勃而又怀揣激情的年轻队伍,用行动发出时代强音,为此战默默奉献绵薄之力,守患者安康,护一城平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