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 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建设中医院典范,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的魅力——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1-07-14 10:34:52       来源: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点击:

629日晚,中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委员会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消息一传来,医院上下为之振奋。



“这是一份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在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之际,作为中医院的领头羊,医院将履行时代责任,守正创新,以建设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中医典范为目标,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


冲锋在前,彰显中医人担当

5月底,广东突发本土疫情,多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与时间赛跑,与病毒鏖战。

白衣天使闻令而动,执甲再出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各大科室微信群立刻热闹起来,“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经验,我要去”……在不到2小时内,百人队伍集结完毕,以最快速度奔赴核酸检测点。



关键时刻,危险关头,在冲锋向前的白衣战士中,总是能看到党员身影。

2020年,在全国抗疫主战场湖北,省中医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精准打出中西医“组合拳”,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提升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隔离病区、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医疗队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29名,中医药覆盖率100%;在武汉汉口医院,医疗队为205名患者施行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得到国家和患者的肯定、同行的认可。

“患者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2020年除夕,张忠德孤身乘坐高铁赶往武汉,在江城鏖战71天,是坚守时间最长的国家级专家之一。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时,他先后驰援河北邢台、云南瑞丽、辽宁营口,四战四捷后,今年又在广州用中医药方案与德尔塔(Delta)变异株正面交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待疫情形势好转后,白衣战士纷纷卸下战袍,回归岗位,为人民群众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

既要打硬仗,又要打胜仗。翟理祥说,每一次危急时刻,医院党组织发挥强大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带领全体党员与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工作优势,带头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支部建在科室上,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12月,呼伦贝尔草原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广东医生林定坤驰援万里,送医上门。

20176月,林定坤名医工作室在鄂温克旗正式成立,并约定工作室医生每月到鄂温克旗一次,送医上门,健康扶贫。

“他们为鄂温克旗牧民撑起一把把‘健康伞’,也在大草原上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书记赵玉林说。

这是广东省中医院开展健康扶贫的缩影。翟理祥说,医院党委号召党员在脱贫攻坚、医疗援助、志愿服务中奋力作为,目前已与199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名医资源。


△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代表医院赴北京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


“把支部建在科室上。”翟理祥介绍,医院实施人才“双培养”制度,通过政治上引领示范、业务上培养带动,要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也要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让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更大平台上发挥才能,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活动的主体。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注重在“双高”(高学历、高职称)、青年和一线工作人员群体中大力发展新党员,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增添活力与动力。

2020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发展职工党员45名,新发展党员年龄进一步向青年化倾斜,其中35岁以下的职工党员33人,占比73.33%

发展党员的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片面追求发展数量,降低党员标准。医院一直都注意把好“入口关”,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此,医院设置了三条标准——政治素质佳、素质能力高、群众基础好。

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广东省中医院牢牢把握公立医院姓“公”的原则,继续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党支部组织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进一步融合,以党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更多人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