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携手井冈山、赣州、遵义、毕节、延安等革命老区的协作医院开展“党性教育+健康帮扶”活动,定期组织协作交流、联合义诊等活动,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医疗资源、红色资源双向流动。2021年,医院党委部署、各党总支牵头,组织党员骨干线上远程交流活动走进革命老区,在协作交流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
9月7日,医院皮肤科、康复科、综合三科、言语吞咽诊疗中心的4位专家,与延安革命老区协作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川县中医院、延水关镇卫生院的40余名党员骨干开展线上远程交流活动。
交流会由大德路总院临床第七党总支书记、皮肤科主任李红毅主持,大学城医院内科第九党支部书记、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主任李际强,大学城医院康复科主任陈红霞,医院言语吞咽诊疗中心主任杨海芳四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并与来自延安地区的40余名党员同志进行了线上讨论交流。

专题一:卧床患者的心肺功能康复
虽然目前医学发展已日趋成熟,但康复费用大于急性救治,我国在康复医学的发展方面相对迟缓,特别是基层。交流会的第一个专题是由李际强主任分享。师承国医大师晁恩祥、李士懋、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的李际强主任介绍了心肺康复概要以及卧床患者心肺康复的评估与实施,并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分享,提出临床医学延生命岁月、康复医学延岁月生命的观点。

专题二:基于脑可塑性与网络的精准语言认知康复
医院言语吞咽诊疗中心杨海芳分享了《基于脑可塑性与网络的精准语言认知康复》。她首先回顾了脑科学近十年的7大进展,重点介绍了脑可塑性,并结合目前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康复新的切入点:基于脑可塑性及神经网络基础,并畅想康复的前沿走向为互联网+背景下的远程康复,为听者们介绍了一个全新的康复模式。

专题三:玫瑰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玫瑰痤疮是常见的好发于中年妇女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部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红毅教授从诊疗指南、临床分型、病因病机、治疗、日常护理等方面对本病进行了详尽的阐释,重点突出了中医药在临床诊治本病中的作用和优势,且分享了其在临床诊治本病的宝贵经验及中医外治方法,学员反响热烈。

专题四:慢性意识障碍的康复
陈红霞主任是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学术继承人,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的中西医临床诊治及康复治疗。陈教授作了本场讲座的最后一个专题,通过对慢性意识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020)的解读,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慢性意识障碍的最新诊断、评定、治疗及伦理原则等方面问题,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使专家共识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及功能恢复中的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使基层医生对中医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就中医药在基层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中医康复、中医药特色疗法及适宜技术的运用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协作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水平,加强协作医院中医特色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亦可促进协作医院整体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